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散文日记 > 正文

范家庄,1920至2008

来源: 南部文学城 时间:2021-10-14

范家庄,1920至2008

--《范庄旧事》序

崮云湖街道(原崮山镇)的范家庄,居于津浦路东侧,唐王寨之下,是长清600多个村落中普通的一处。我登唐王寨曾数次经过此村,村中有一座小庙,几株古柏,一口老井,半条老街,在一个外人眼里,它只不过是如此简单的存在。通过村口的村碑得知,该村前名茶棚,《范氏家谱》载:明洪武四年(1371年)范氏祖海野由苏州闾门大街迁居该村,更名范家庄。一个村庄虽简单,但我想它从漫漫的历史烟尘中一路走来,身上肯定浸染着历史的凝重与沧桑,也一定有着自己的尘封已久的故事。这些故事犹如一坛老酒,打开它,不待品尝,醇香已沁人心脾。2010年我潜心十年撰写的文化散文专辑《散记长清》出版后,我又开始构思下一个文化专题,我的头脑中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:晨光熙微中,我背着干粮和水壶,走进一个村落,勘察村中古迹,访问村中耆老;夜幕降临后,我借宿于老农家,在灯光下整理文稿,有村中传说、轶事、歌谣、俚语。这项工作实属村级文化保护的层面,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、真实的存在。但这些又常常被人忽视,正史耻于记载,稗史不屑录入,在历史浮沉中一些精彩总是被雨打风吹去,湮没随风,不为人知。在古代,村级文化可以保留在庙碑、寺碣、家乘中,亦可保存于村中秀才如《搜神》、《聊斋》的著述中。而现今社会是一个物质和文化极不对称的时代,市场化的深入正使这一距离越拉越大,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,新农村的新文化建设却气若游丝,几至空白。当铲车一夜之间铲平一个几百年的村落时,也铲去了一个村庄的历史与精神,拆迁后的村民的后代们也许永远忘记了自已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,没有了精神的存在是可怕的。

关于村级文化的整理与保护,我的设想也只是设想,这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这应是一个全民的文化工程,我只是痴人说梦罢了。据说范家庄也列于拆迁之列了,它几百年的寿命将在近几年戛然而止。经过范家庄时,我总是急于知道这个即将消失的村落的前尘旧事、来世今生?许是心绪相通,今年暑假,王栋先生忽然来电请我帮助整理一部名为《离休拾零》的书稿,粗阅书稿眼前一亮,心情为之一振,这是王栋先生岳父杨长春老先生的遗著,主要记述他所知道的范家庄的点点滴滴,而他就是土生土长的范家庄人。杨老先生生于1920年卒于2008年,享年八十有八,此稿以自述为主,记述了作者八十余年亲历亲为亲见亲闻的事情,有历史掌故、轶闻旧事、神话传说、见闻实录,源于经历,来自基层,散发着属于范家庄的泥土的芳香,且语言质朴无华,感情真挚饱满,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范家庄的热爱。一个人、一个村庄、一段真实的存在,这实为一部范家庄村的村志村史,价值无量,杨老先生于风烛残年之际笔耕不辍,记录一段经历一段真实,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财富,这是家族之幸事,亦是范家庄之幸事,更是范家庄后人之幸事。

近来诸事繁忙,案牍遮面,琐事缠身。然睹此文稿,觉有责无旁贷之感,于是抽闲拨冗,展粗疏之才,倾绵薄之力,精心策划,谨慎编排。根据内容汇为四辑:范庄旧事、舌耕见闻、离休拾零、奇妙数阵。草拟书名三个:《范庄旧事》、《阳关道口》、《范家庄儿,两头洼》,我倾向于后者,后经探讨很终定为《范庄旧事》。

杨老先生的贤婿王栋先生笃而乐学、勤而好文,思岳父遗著困于书屉,睹而神伤,耿耿不寐,发愿付梓发行以彰其光热,杨老先生之家人亦响应而从。此种敬老尊长、传承家学、彰显文化的举动可敬可贺!

文稿编辑既成,嘱我为序,思绪杂陈,聊成拙文,是为序。

癫痫病真的可以治好么
北京癫痫病医院有哪些
治疗癫痫很好的办法

热门栏目